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.5%,相关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按2.5%执行;预定利率超过上限的普通型保险产品停止销售。
8月22日,大河财立方记者看到,多个互联网保险经纪平台均上线了“下架专区”,并辅以高亮标注,其中以寿险重疾险和年金险等居多。部分平台还列出了下架时间轴,从当日至31日,将定期逐天下架多款产品。
此前据媒体报道,新政落地后,即将在8月31日前下架的保险产品多达200款。
2023年7月底后,普通型人身险开启了3.0%产品定价利率新周期,引发了保险市场的“炒停潮”,多个险种销量大增。当下ayx爱游戏app,“炒停潮”似乎又有闻风而来的趋势。
一名互联网保险经纪人向记者表示,近一年来,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断下调,行业内对保险产品利率下调已经有所准备,有需求的投保人,也大多在2023年利率下调时购买了相应的产品。
“最近很多来咨询的都是新用户,他们大多是通过短视频、微博、小红书等平台看到了降利率的事。”该经纪人表示。
在小红书搜索各类保险,就能看到众多用户分享的投保方案和攻略,据记者观察,在评论区互动的以新用户居多。
居住在郑州市的张先生,在社交媒体看到保险要降利率的消息后,便给刚出生的孩子购买了三份保险。“我从来没有自己买过保险。以前都是父母给我买,现在是轮到自己给家人买了。看到降利率的消息,感觉现在投保还是能省一些钱的,而且在互联网平台上信息比较透明。另外主要是看到有些产品要下架了。”张先生告诉记者。
东吴证券研报表示,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越低,毛保费上涨幅度就越大。这就意味着,产品利率越低,保险公司就需要收取更高的保费,来覆盖未来的保险责任,以保证如约偿付。
根据分析师测算,在预定利率从3.0%下降至2.5%后,年金险、终身寿险、定期寿险、两全险和健康险对应毛保费涨幅分别为18.7%、20.2%、3.5%、7.5%、17.1%;而短期险和保障功能更强的长期险产品,对于利率的敏感度相对不高。
记者在某平台咨询了一款针对儿童的重疾险,经纪人肖定(化名)介绍,降利率的消息出台后,这款重疾险的销量上涨了近一倍,且下单的投保人大多是新用户。
“这款产品平时每天在后台审核的单量是50—60单,最近都超过100单,咨询量也非常多。”肖定表示,该产品在8月31日下架后,公司将会重新上架新款保险产品,每年的保费大约要上涨17%。
一家互联网保险经纪平台的经纪人邓红(化名)向记者介绍,她今天刚给一名45岁的男性投保人办理了重疾险,每年缴费1万元;如果8月31日后再办理,每年就要缴费1.2万元,以5年的缴费时限为例,前后差价近1万元。
在几大国有银行存款利率纷纷“破2”后,保险产品利率再次降低,也早在业界和分析师预期内。
中国人保2023年年报中提及,公司将推动保险公司下调寿险产品预定利率,有效防范利差损风险。
据记者统计,2019年至2023年,国内几大上市险企的总投资收益率均呈下降态势。2019年,中国人寿、、中国平安、中国太保4家头部上市险企的总投资收益率都高于5%,2023年则均低于4%,部分甚至低于3%。
保险公司投资收益降低,结合保险产品的刚兑资金需求,险企利差损风险进一步加剧。
在《通知》印发前的7月,就已有部分寿险企业发文,将停售部分3%利率产品;而在复星保德信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推出的“复星保德信星福家2024终身寿险(分红型)”产品条款中,利率仅为1.75%,已经下探“破2”。
在市场低利率的背景下,《通知》中提到,要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ayx爱游戏app。参考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、5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、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长期利率,确定预定利率基准值,由保险业协会发布。
以8月22日的数据测算,10年期国债收益率2.1581%,5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.8%,5年期以上LPR为3.85%,算术平均值为2.6%,较上一次调整保险利率时下降了50个bps,与本次利率调整幅度基本一致。
多家上市险企均在2023年年报中提及,由于长端利率下行叠加合意资产荒,险资运用面临存量风险管控和新增配置的双重压力。
8月20日,减持杭州银行引发市场热议。今年以来,股普遍上涨,几家国有大行股价屡创新高,险企出于资产配置需要进行减持,或许能对年度资产收益带来积极的影响。
国信证券研报分析,预计未来人身险行业将继续深耕产品多元化,向“低保底+高浮动”方向发展,在保险回归保障的同时,优化负债端成本管理。ayx爱游戏appayx爱游戏appayx爱游戏app